卒中四大危险因素,严防死守
【2022-11-03】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死”和“脑出血”。
近年,我国脑血管病在全死因顺位中已上升为第一。在脑卒中的防治中,积极避免及治疗可控的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四大元凶,严防死守——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风险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上升。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血压水平调整的目标值为<140/90 mmHg,降压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提倡家庭自测血压来改善血压控制水平。
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数倍,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干预包括降低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血脂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比较复杂。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或高危患者的脑卒中风险,目前他汀类被广泛应用于血脂水平的调控。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 治疗胆固醇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风险指南》提出应根据10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CVD)的风险处方采用低、中、高强度他汀治疗。对于不能耐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可使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但与他汀类药物相比,其他调整血脂治疗对于降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是否获益还不确定。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导致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会增加4~5倍。房颤患者应根据卒中的风险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抗凝以及选用华法林或者新型口服抗凝剂进行治疗。
基因指导下的卒中治疗
10月27日,在第14届世界卒中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获得世界卒中组织(WSO)颁发的世界卒中组织最高成就奖——“主席奖”,成为亚洲国家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人。
王拥军教授40年来一直致力于脑血管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他和他的团队创立了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CHANCE”方案,即“轻型卒中”“发病24小时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21天”。
之后,王拥军和团队发现氯吡格雷对于某些人群效果不显著,某些基因突变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特别是一个叫“CYP2C19”的基因。中国人群中有58.8%的人存在这个基因功能缺失,远高于欧美国家,这对于中国卒中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通过王拥军及团队的努力,找到与氯吡格雷疗效相近但不经过“CYP2C19”代谢的药物替格瑞洛,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CHANCE-2”研究。
这是一个有意义且有前景的发现,尽管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在卒中预防中的相对优点仍有些不清楚。然而,CHANCE-2试验中,在均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卒中复发绝对风险降低1.6%,这表明了卒中复发风险的降低绝大部分来自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根据个人基因特征进行相应的抗血小板治疗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它会使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更好。
除了抗栓治疗外,对于卒中的其他风险因素,也需要使用对应药物治疗,而通过检测药物的代谢、靶点、副作用等相关基因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药物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的疗效。
卒中四大危险因素相关药物及检测基因
结 语
不同个体对于药物反应的差异性很大,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并发症、营养状况、遗传背景、药物相互作用及环境等,其中遗传背景的影响尤为重要。药物进入人体内,经过吸收、转运、代谢、效应及清除的过程发挥作用,携带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作用过程中可能呈现反应的程度不同,表现为药物反应性的个体差异。
药物基因组学已成为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评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重要工具。通过检测药物代谢酶和药物靶点基因,可指导临床医生针对特定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剂量,提高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