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SMA 非整倍体 细胞STR鉴定 男性家族排查 脆性X 叶酸 SNP Y-STR试剂 亲缘鉴定 DNA甲基化 16S/18S/ITS 采保试剂 微卫星不稳定 荧光定量PCR 宏基因组测序 核酸提取

新闻中心

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活动信息

公司新闻

人会生病,精子也会!孕前先给精子把把脉

【2016-07-28】

导读|最近在微信上流传着一个视频,标题叫《男人液体进入女人体内的全过程》,讲述胎儿形成到分娩的全过程,非常震撼!

视频一开始,数以亿计的精子先生拖着长长的尾巴奋力前行在通往卵子姑娘的道路上,最后却只有少数几十个小蝌蚪能够到达卵子的身边,其他大部分的战士们都安眠在了前进的道路上,而最终能为卵子姑娘接受的精子先生只有一个。

视频显示了生命形成过程的神秘与壮观,也显示了一个小生命诞生的不易与艰难。单单精子寻找卵子的过程就困难重重!数以亿计的精子最终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多胞胎少之又少)佼佼者能够成功为卵子姑娘接受,这还是在精子先生够强壮的情况下!一旦精子先生不够强壮,老弱病残的,再加上数量不够多,那估计都得牺牲在前赴后继的革命道路上!比如Y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患者就会出现无精、少精或弱精症,导致不育或者女性习惯性流产。

阅微基因致力于基因检测研发储备前瞻性的基因诊断试剂,研发生产的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检测Y染色体部分缺失、复制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克氏综合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毛加明)人会生病,精子也会。作为孕育新生命的重要参与方,精子先生的体质直接决定了他能否顺利游到卵子小姐身边。有数量,还得有质量;要速度,更要有激情。所以,备孕之前,给精子先生把脉非常有必要。一份精液常规分析报告就能告诉一切!

精液常规分析主要关注三个指标:精子的数量、形态和活动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精子的数量,体现在精液的量和精子浓度;其次是精子的活动能力,主要关注前向运动精子的比例有多少;最后则是精子形态。

 

势单力薄:少精子症

据统计,男性平均每次射精产生两亿个精子。精子打动卵子主要靠团队协作。但如果精子部队成员太少,卵子不仅会觉得没诚意,也很难找到自己中意的那位精子先生。

据WHO标准,男性同胞精液中精子浓度>15x106/ml属正常,即每毫升精液里有大于1500万个精子。临床工作中,发现精子浓度偏低往往预示患者生育能力较低。

导致精液中精子浓度低原因很多,常见生理原因包括禁欲时间过短、休息睡眠不足等。建议男同胞精液检测前充足睡眠、禁欲2~7天,必要时禁欲一周左右。如精子浓度仍不足,需进一步检测,寻找病因,包括抽血化验生殖激素、染色体和Y染色体微缺失;阴囊超声检测睾丸和精索静脉情况,根据检测决定治疗方案。

然而,临床中有近一半患者,通过各种检测仍不能明确病因,也称为不明原因的少精子症。此情况下,建议患者考虑试验性地药物治疗一到两个生精周期,也就是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希望通过药物治疗提高精子数量以完成自然生育目的。如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最后可采取人工受精或试管婴儿方式辅助受孕。

 

体质虚弱:弱精子症

体质虚弱的精子大多来自体质虚弱的主人。大多数男性精子活力不足的原因和精子主人的身体状况有很大原因。

如果本身就处于感冒发热等疾病状态,或过度劳累、休息不足、禁欲过久等,都可导致精子活力不足。部分患者和中医专家建议患者禁欲,只在女方排卵时才同房。但研究显示,禁欲过久会导致精子质量变差,尤其是精子活力降低。所以,精液检查也只要求禁欲2~7天;同时建议正努力造人的孕爸们平时有规律地进行性生活和排精。如结果显示精子活力仍较差,则需进一步检测,寻找病因,包括抽血化验生殖激素,阴囊超声检测睾丸和精索静脉情况,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如是不明原因的弱精子症患者,建议考虑三个月到半年的药物治疗,如效果欠佳,可根据精液质量,采取人工受精或试管婴儿方式辅助受孕。

 

歪瓜裂枣:畸形精子症

健康精子身材匀称,形如蝌蚪,头又圆又大,后面还跟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长约60微米,不断摆动,让自己向卵子挺进。但并非所有精子都能有这样的标准身材,有些也会畸形。

据WHO标准,精子检测中,只要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大于等于4%,就算正常;检测过程中一般会抽查200个精子,只要有8个及以上正常形态的精子,便是正常的。研究显示,精子畸形率过高会影响生育力,畸形精子很难穿透卵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但这不意味畸形精子一定会导致胎停育或流产。

如畸形率高,建议服用一些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Zn等,戒除烟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同时避免发热、桑拿、温泉等高温环境;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善精子的畸形,提高自然受孕的概率。


来源:两性健康时报网

4000192196    产品咨询info@microread.com   CN | EN|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9 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京ICP备09053524号